三月春风,将冬日的沉寂化作满眼的生机与绚烂。鲁古河波光粼粼,蜿蜒于群峰之间,与云髻山的葱郁森林相映成趣。每一寸土地都在述说着生态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自《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出台后,新丰县迅速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中。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新丰的生态建设成绩斐然: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达到12.95万亩;各类苗木种植数量超过21万株;涧下村和雪洞村分别完成森林乡村和绿美红色乡村建设;353株古树得到妥善保护;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省级“湿地公园+”试点;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9.8亿元。这些数字见证新丰在生态建设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向绿而生 厚植生态底色
2月6日,新丰县拉开2025年“深入推进绿美新丰生态建设”新春植树活动暨年度“植树月”的序幕。新丰县领导带头,与干部群众一同在梅坑镇张田村屯子坝种下树苗。一锄一铲间,绿苗扎根泥土,生机盎然。
这不仅是绿美新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场景,更是新丰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生动体现。
增绿就是增优势。据新丰县林业局相关人员介绍,2023年至2024年这两年来,新丰全面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重点,有序开展造林抚育工作。同时,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火灾预防,实现森林质量的整体提升。据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新丰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2.95万亩,其中林分优化4.17万亩,新造林抚育1.82万亩,森林抚育6.96万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秀美新丰生态建设,绝非一处发力即可,而是多点发力、遍地开花。
在县镇村绿化上,新丰以打造“岭南红叶之乡”为主题,选择枫香等三十多个树种,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马头镇,典型村高桥村、乌石岗村、来石村、雪洞村、江下村、长江村等地种植苗木8074株。同时,2024—2025年举行400场县镇村绿化义务植树活动,全县共1.1万余人次参与。2024年完成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10.5万余株,任务完成率149%,超额完成县镇村绿化任务。
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上,新丰完成全县353株古树管护责任书的签订,古树挂牌率、体检率、责任书签订率均达100%。
位于马头镇秀田村的秀田古树,已有460多岁的“高龄”。虽然历经岁月蚕食,但这棵古树仍茁壮挺拔、枝叶繁茂、冠大荫浓,层层叠叠的厚实叶片闪着莹润的光泽,遮下骄阳,为树下纳凉老者以及嬉戏稚子送去一片清凉。
古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新丰的“爱树心切”。“每年,我们都会按照专家建议的方案进行保养,除了日常浇水施肥、清理杂草落叶外,我们会定期通过无人机喷药防治病虫害,所以现在它们的长势仍然很好。以后我们还要继续保护好它,让它们常绿长青。”秀田村党支部书记余金凤表示。
而在自然保护地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上,新丰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新丰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鸟节”“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并在鲁古河保护区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清风行动”等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全县共出动执法车次72辆、153人次,监督检查77处场所。
没有华而不实的虚招,都是脚踏实地的实干。随着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新丰的森林越来越茂密,生态功能也越来越强。
向美而行 绘就城乡新景
“既要绿,又要美”“既要美,又要富”。近年来,新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向又绿又美迈进。 绿美之“美”,美在城乡宜居。露营野餐、放风筝、拍照、遛娃……在新丰江碧道、万里碧道,常常可以看到这些其乐融融的景象,附近的市民在这里感受慢时光的惬意与美好。这是新丰生态之美的生动写照。 近两年来,新丰积极开展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通过实施G105线会前至龙江村等6个路段共48公里的绿化项目,G220线大风门黄磜镇路段示范点建设以及生态水系廊网建设,新丰的道路和水系沿线绿意盎然。截至2024年底,新丰完成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沿线绿化实施品质提升里程100.42公里,种植各类绿植9090株,累计完成碧道建设23公里,修建护岸2.83公里。 绿美之“美”,美在乡村蝶变。近两年,新丰先后完成绿美红色乡村雪峒村、森林乡村涧下村的打造工作。以雪峒村为例,通过党建引领,村民积极参与党建文化广场、多彩乡间小道、生动墙绘、美丽庭院等创建当中,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形成四季有绿、季节分明、乔灌错落、层次丰富的村庄绿化景观。 雪峒村的变化更令人惊喜。这个普通的山村如今变身“网红”景点:党建文化广场、3D墙绘、乡间花径相映成趣。“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土特产都不愁卖了。”村民陈叔乐呵呵地说。 绿美之“美”,美在科普教育。新丰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为契机,围绕“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主题,开展一系列建设和提升工作。该示范点规划总面积为3030亩,重点实施面积1000亩,通过林分优化、环境整治提升、森林步道建设、小微湿地示范点打造以及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等方式,形成四大主题路线,贯通4.28公里的自然探索径,打造成集生态科普休闲于一体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展示窗口。 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现有水体、植物、构筑物等空间元素系统设计,以见缝插绿、空地补绿方式补绿增绿,新增绿化科普空间超百亩。同时,以该地观测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和该地的明星物种华艳色蟌为原型,设计“戴着竹蜻蜓的小灵猫”IP形象,并精心打造野趣小径、湿地王国、森林秘境、博物长廊四大主题路线,打造“妙趣大自然、寻宝鲁古河”为主题的宣教品牌。2024年,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成功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韶关市科普教育基地。 3月1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前夕,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暨“咕噜咕噜野生动植物朋友”科普宣教活动,20多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深入湿地,探索蛙类等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奥秘。 理论课堂与湿地寻踪相结合,让孩子们对蛙类的好奇心如春雨后的草芽“蹭蹭”地往外冒。“青蛙有耳朵吗”“青蛙为什么会在晚上鸣叫”等问题此起彼伏,让导师应接不暇。 自2024年成功创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以来,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然成为当地社区和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入园人数已过万人。 山与水相融,人与林共生,绿美生态建设让新丰这片热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绿美之“美”,是新丰生态环境建设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向富而立 激活绿色动能 缤纷三月,春色喜人。走进岭南红叶世界,环境清幽静谧,春枫似火摇曳生姿,微风吹拂下的碧顷湖水泛出层层涟漪,置身其间,绿水青山尽入眼底,美不胜收。 游客们三五成群,或徒步青云山,或驻足赏春枫,或拍照打卡,纷纷沉浸在红叶世界的好山好水好生态中。 “作为新丰人,我已经是第四次来参加岭南红叶世界举办的枫叶节,今天也是带着家人小孩一起过来的。主办方准备了很多的节目,这里山好水好,空气也特别好。”游客张女士说起家乡景点的游玩感受时,满是称赞。 新丰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带来生态效益,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依托81.15%的森林覆盖率,新丰积极布局森林康养产业,打造多个森林康养基地。岭南红叶世界、大风门旅游度假村等地已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新丰正着力提升春夏花海、秋冬彩林的森林景观,形成以县城周边云髻山、云天海、白水磜水库、四大国有林场、大风门为中心,南有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西有金竹园风电场红叶景观、潘家寨、竹林寺,北有岭南红叶世界、樱花峪、西莲寺,打造了四季景观分明、互相辉映的森林康养布局。 新丰康养旅游备受游客青睐,只是新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下,新丰林业产业迎来新机遇。该县加快发展林果、油茶、南药、竹木加工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林下经济。此外,新丰创新经营模式,鼓励林农流转林地,推广“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合作经营,大力发展油茶、南药;连续两年出台油茶新造补贴政策,并起草竹产业奖补实施方案,助力产业发展。 两年来,新丰新种油茶3万亩,南药0.9万亩,并引进“遥田镇油茶+五指毛桃及加工”“泓业麻竹笋种植及加工项目”“新丰县遥田镇南药特色文旅产业园”等7个项目,投资额约2.8亿元。同时,完成0.8万亩新增竹林面积任务,持续推进竹子扩面提质。 如今,一批批特色林产品走出森林,一篇篇“土特产”文章越写越精彩。 遥田镇油茶种植先锋潘景山,从当地小学退休后,利用部分自留山和租赁邻居的山地,与爱人种植油茶约100亩。“今年油茶长势不错,看样子每亩能产750公斤果、3000公斤油。”潘景山望着茶林,满怀喜悦地说。循着他的目光看去,在其与爱人的精心呵护下,油茶树葱葱茏茏,长势良好,朵朵茶花之间,蝴蝶、蜜蜂时而飞舞、时而嬉戏…… 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约26万亩,总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5.3%,“绿色颜值”喜变“金色产值”。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两年来,新丰大地发生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2025年,新丰将紧盯“林业产值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8%以上,育苗面积、造林面积、抚育面积等方面有较大增长”这一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推进绿美新丰生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增添新优势,让新丰这张粤北“生态明珠”名片越擦越亮。